近日,AI 聊天機械人 ChatGPT 掀起熱潮…
理想工作唔理想?!
[ 金融管理局 / 經濟及科技發展局 ] “第三輪抗疫電子消費優惠計劃”2月28日結束 呼籲居民及時使用啟動金及立減額
[ 衛生局 ] 2023年國家醫師資格考試現正接受報名
衛生局表示,本澳永久性居民參加2023年國家醫師資格考試現正接受網上報名。根據中國內地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簽署CEPA的具體承諾,本澳執業醫生報考國家醫師資格考試的條件為:
1. 澳門永久性居民;
2. 取得本澳合法行醫權並執照行醫滿1年以上的西醫及牙科醫生,須具有內地醫學和口腔(牙醫)專業本科以上學歷;或
3. 取得本澳合法行醫權並執照行醫滿1年以上的中醫生,須具有國務院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內地全日制高等學校中醫專業本科以上學歷或澳門科技大學中醫專業本科學歷。
2023年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報名分為兩個階段,具體如下:
第一階段:網上報名
凡符合上述條件的報考者,須於2023年2月1日至15日24時,登入國家醫學考試網http://www2.nmec.org.cn/wangbao/nme/sp/login.html進行網上報名。
第二階段:現場報名
完成網上報名的報考者,須於2023年2月22日至3月1日的辦公時間內帶同以下文件親臨醫務活動牌照科再進行現場報名(地址:青洲衛生中心二樓(澳門青洲新街青怡大廈第一座)),所有報名材料統一要求用A4紙規格:
從網上報名打印的《醫師資格考試網上報名成功通知單》1份;
《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參加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報名申請審核表》(下稱申請審核表)(須提前登入衛生局網站填妥資料後,由衛生局醫務活動牌照科列印);
澳門居民身份證及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的原件及其複印本各2份;
醫學/中醫/口腔(牙醫)專業本科畢業證書原件、學位證書原件及其複印本各2份;
執業牌照原件及複印本2份或衛生局發出之在職證明書原件及複印本1份;
《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註冊備案表》或《中國高等教育學歷認證報告》原件及複印本1份;持境外學歷報考的,應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原件及複印本1份;
從醫師資格考試廣東考區報名暨資格審核資訊系統打印的《醫師資格考試廣東考區報考者報名材料清單》(下稱報名材料清單)。
醫務活動牌照科審核相關資料填寫無誤後列印《醫師資格考試報名暨授予醫師資格申請表》及上述申請審核表後,報考者須將該申請表和其他報名材料原件掃描成電子版,並將電子版上傳至醫師資格考試廣東考區報名暨資格審核資訊系統(http://jy.gdwsrc.net/user/login.htm),從系統打印上述報名材料清單後再次提交給醫務活動牌照科。
另外,考生考試費由考區審核通過後在省網繳費,繳費時間另行通知。報名結束後,收費單位按考生人數、收費標準和規定的費用,將各考點考試費統一劃入指定帳戶,逾期報名將不予受理。有關辦理報名手續,可致電2871 3734/ 2871 3735向衛生局醫務活動牌照科查詢,或瀏覽衛生局網頁( www.ssm.gov.mo )點選專頁>資訊專頁>國家醫師資格考試(澳門地區)的專頁 。
近期話題:
Hi 同事,一齊食飯呀!
勞工局與新濠合作推出 “救生員培訓考證就業計劃”
為配合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促進澳門居民多元就業,勞工局與新濠天地度假村有限公司(下稱新濠)合作推出“救生員培訓考證就業計劃” (下稱計劃)。此外,為協助居民了解救生員的職業發展前景及入職的工作條件,將舉辦職涯講座及職場導覽活動,有意參加導覽活動的澳門居民可於1月28日至2月1日透過網上報名。
助考取國家資格及入職
計劃旨在培養符合條件有意從事救生員的澳門居民考取游泳救生員(初級)國家職業資格並對接就業。參加計劃的人士須參與培訓前測試,通過測試方可接受 “國家職業資格考試-游泳救生員(初級)考證工作坊”,完成培訓並考取上述資格的人士可參與就業配對,成功配對人士將入職新濠從事救生員工作,並由新濠安排到即將開幕的水上樂園及旗下水上康體設施工作。
培訓前測試將於2月6至10日期間進行,考證工作坊預計2月中旬開課,共26小時。根據內地考證單位要求,報考游泳救生員國家職業資格者,年齡須為18至55歲,並須通過上述測試(包括筆試及游泳測試)。
講座及導覽活動由1月28日起接受網上報名
為有意參加計劃的澳門居民進行推廣,將定於2月2日假新濠影匯舉行導覽活動,以講座配合職場導覽形式進行,當日下午二時於新濠影匯大堂集合,逾時不候。講座歡迎具備良好游泳技巧且有興趣投身救生員的澳門居民參加,講座內容包括:有關職業資格報考條件、培訓工作坊內容、考取相關資格認證的要求,同時亦透過實地導覽進行職場體驗,參加者可與新濠相關業務主管直接座談交流,了解救生員的職業發展前景及入職的工作條件。
參加方法:
有意參加人士,請於1月28至2月1日期間登入勞工局培訓考證就業計劃專頁( https://www.dsal.gov.mo/zh_tw/standard/jobandtraining.html )報名,名額有限,額滿即止。如有查詢,歡迎致電就業廳83999821,28722108(何小姐)。
使用微信掃描上方 QR Code 關注最新公眾號!
首屆中國麻將公開賽 3 月開打,超 2 百萬人註冊麻將運動員
中國疫情未散之際,首屆中國麻將公開賽宣布3月開打,總獎金人民幣100萬元,雖然需獲得業餘 6 段才能取得參賽資格,但已吸引逾200萬人註冊成為「麻將運動員」。
根據杭州亞運會官網17日公布,賽事總獎金高達100萬元的首屆中國麻將公開賽將在3月24至26日在杭州舉辦,賽事設有四川麻將和國標麻將兩個正式項目等。
中國新聞網昨天報導,這次賽事對選手的麻將段位還是有嚴格要求,首先要在微信小程式「智力運動考級」中註冊成為麻將運動員,然後在線上獲得業餘6段,才有資格在3月報名參加分別於北京、成都、杭州舉行的專業段位定段賽,而晉級後才獲得中國麻將公開賽的參賽資格。
報導指出,目前已經有超過200萬名麻將愛好者正式註冊成為麻將運動員,其中有140名麻將運動員達到了業餘9段這一最高業餘段位。
雖然目前中國COVID-19疫情未散,但許多網友表達對這項賽事的高度興趣,也有網友說父母大展身手的機會來了。
使用微信掃描上方 QR Code 關注最新公眾號!
澳門旅遊學院學士學位課程(英文學制)👩🏻🎓 👨🏻🎓 四校聯考報名開始啦‼️
👩🏻🎓👨🏻🎓四校聯考報名開始啦‼️
由即日起至1月18日,澳門旅遊學院學士學位課程(英文學制)接受四校聯考考生報名🙌。是次招生的📚學位課程包括“文化與遺產管理”、“廚藝管理”、“酒店管理”、“旅遊會展及節目管理”、“旅遊企業管理”及“旅遊零售及市場推廣管理”。澳旅院課程結合理論及實習,學生可以學習課程主要理論和管理知識,同時兼備實踐及活動籌辦經驗,為將來踏入職場做好足準備💪🏻!
有興趣嘅各位考生、家長和市民可以係1 月 8 日於線上參加2023年校園開放日☺️。由澳旅院各課程師生分享多元而實用的求學及職業發展資訊📝,解答各類課程疑問。當日仲會舉辦多場幸運大抽獎活動🎁,獎品豐富,不容錯過🤩!
✅ 線上開放日
日期:2023年1月8日
時間:下午 2 時 - 4 時
直播賬號: Bilibili - 澳门旅遊學院 https://live.bilibili.com/22771652
查詢歡迎致電 8598-1495 或電郵 admission@iftm.edu.mo 與招生及註冊處聯絡。
內地有企業招聘「陽過優先」 律師:涉就業歧視
內地早前放寬防控措施,「陽了嗎」、「陽過」成民眾日常閒聊話題。近日網傳有內地企業出招聘廣告,更登出「陽過優先考慮」、「陰的不要聯繫」,引起社會關注,質疑「招聘是否合法?」內媒引律師指,這涉就業歧視,同時,多地亦已有政策出台,設置投訴和反饋渠道,保護勞動者權益。
綜合內媒報道,多家勞務中介、招聘信息平台,均出現「陽過優先」的招聘廣告,如河北石家莊一間酒店招聘前台人員,寫明「會基礎電腦操作、陽過的優先考慮」等條件;甘肅蘭州有餐廳招聘寫著「陽過或正在陽者優先」,不過工作人員透露實際會看應聘者是否身體健康和考慮工作經驗;北京一間餐飲公司招聘廣告稱,「旗下品牌聯合提供近300個職位,優先招聘新冠康復者」,工作人員指可以根據核酸檢測結果以作證明來應聘。
內媒報道,律師專家庫成員、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愛國表示,根據國內勞動法第三條和就業促進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權,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和公平的就業條件。當下,一些用人單位將「陽過或正在陽者優先」寫入招聘條件,對「陰性」求職者設置了差異化的錄用條件,涉嫌就業歧視,屬於違法行為。他又指,針對企業是否有權要求入職勞動者出示核酸檢測證明的問題,要看該情況是否與勞動者履行勞動合同直接相關。
使用微信掃描上方 QR Code 關注最新公眾號!
12月14至18日開展第二階段“抗疫包”派發工作
為應對本澳內外疫情變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下稱應變協調中心)向全澳居民免費派發“抗疫包”,以備不時之需,並按不同年齡層的實際需求和適用範圍分4個種類,首階段已於12月8日起優先派發給本澳弱勢群體,並由社會工作局協調有關機構派發,相關人士毋須自行前往領取;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已協調了各非高等教育機構向合資格的教職員及學生派發,相關人士亦毋須自行前往領取;而12月14日至18日開展的第二階段“抗疫包”派發工作,對象則為其他合資格人士,具體安排如下:
1. “抗疫包”種類
一般包:適用於12歲或以上人士(即2010年12月31日或之前出生),內含退燒藥丸、連花清瘟膠囊、快速抗原檢測套裝及KN95口罩;
中童包:適用於7至11歲兒童(即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間出生),內含退燒藥丸、連花清瘟膠囊、快速抗原檢測套裝及KN95口罩;
小童包:適用於3至6歲兒童(即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出生),內含退燒藥水、連花清瘟膠囊及快速抗原檢測套裝;
幼童包:適用於3歲以下嬰幼兒(即2020年1月1日或之後出生),內含快速抗原檢測套裝。
2. 獲發“抗疫包”的合資格對象
持澳門居民身份證人士;
持外地僱員身份認別證(俗稱藍咭)人士;
持澳門各高等院校學生證的非本地學生;
持特別逗留證人士;
持“逗留的特別許可”證明人士。
3. 派發安排 (實行嚴格預約制)
以全民核酸檢測的形式預約,實行嚴格預約制,居民須事先掃描以下二維碼預約或透過網上預約, 預約系統於今(13)日下午6時開通,預約連結: https://eservice.ssm.gov.mo/antiepidemicbagbook ,為免人群聚集,按預約時間到場領取即可;
共設35個派發點,其中1個站點為關愛站、8個站點設關愛專道,開放予3歲或以下兒童 、70歲或以上長者、孕產婦、持殘疾證或行動不便人士,建議提前預約或由家人代領取;若上述人士及一位陪同人親身前往,可使用關愛通道領取(包括該名陪同人的抗疫包),毋須預約,但不得代其他人士領取;
關愛站及設有關愛專道的派發點如下:塔石體育館B館為關愛站,其他設有關愛專道的站點包括:鏡湖醫院、望廈體育中心三樓、南粵青茂口岸、綜藝館、信步閑庭巴士總站、南粵工聯(工人體育館地面層)、漁人碼頭核酸檢測站、科大體育館;
除塔石體育館A館、B館的站點僅作為抗疫包的派發點外,其他站點均分別設有核酸檢測點、抗疫包派發點,敬請留意,避免誤入;
須帶備身份證明文件正本(登記證件必須與健康碼申報證件一致,非澳門居民則須帶備外地僱員身份認別證、特別逗留證、“逗留的特別許可”證明)、預約碼和澳門健康碼截圖;
若代他人領取,亦必須以被代領人的身份作預約,代領人現場出示被代領人的預約碼和身份證明文件正本,方可領取。
4. “抗疫包”更換安排
若獲發的“抗疫包”出現以下情況,可前往衛生中心進行更換:
藥物:
藥物外觀有異;不在有效期內;
快速抗原檢測套裝:
配件不齊;缺少溶液;不能顯示結果;
KN95口罩:
口罩帶缺失或斷裂;表面破損;沒有鼻樑壓條。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居民應按衛生當局的指引正確用藥;此外,接種新冠疫苗可減少感染風險,更重要是可減少感染後出現重症和死亡的風險,故再次呼籲6個月或以上幼兒及其他尚未接種疫苗或加強劑的人士應儘快接種,即已完成第2或第3劑疫苗接種者儘快接種加強劑(第3或第4劑),而老人和慢性病患者也應接種第4劑,以延長新冠疫苗保護力,有效減少感染、重症或死亡。居民可登入 https://eservice.ssm.gov.mo/covidvacbook 預約接種新冠疫苗,而各疫苗接種站點均備有充足的現場登記名額供居民免預約接種。
近期話題:
使用微信掃描上方 QR Code 關注最新公眾號!
返工好同事,收工無你事?
[ 體育局 ] 舉行"2020年澳門巿民體質監測報告簡介會"
由體育局主辦,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衛生局、社會工作局和澳門理工大學協辦,並得到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提供技術支援的 “2020年澳門市民體質監測” 研究工作今日 (7日)發佈監測報告。體育局於今日上午11時假體育局會議室舉行了 “2020年澳門市民體質監測報告簡介會”,邀請了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國民體質與科學健身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彥峰簡介監測報告的內容。
體育局局長潘永權在講話時表示澳門特區政府自2005年開始參照國家國民體質監測體系,實施每五年一度的澳門市民體質監測研究計劃,主要目標是要不斷完善澳門市民體質數據庫,了解市民的體質狀況及變化趨勢,為體育、衛生、教育等範疇的發展提供參考依據,以更好地開展相關範疇的工作,持續提升市民體質水平。
“2020年澳門市民體質監測”是澳門第四次進行的市民體質監測調研工作,監測的年齡層隨著人口的老齡化由原來的3至69歲擴大至3至79歲,分為幼兒、兒童青少年(學生)、成年人及老年人四個年齡層,合計監測樣本量超過一萬人。監測結果與2015年的監測比較,澳門市民整體體質水平略有提高,其中幼兒、兒童青少年(學生)整體體質水平下降,成年及老年人提高。當中澳門市民的身高呈持續增長趨勢、學生的齲患情況略有改善、中老年人超重肥胖率有所下降,且隨年齡的增長,市民的運動參與意識及參與程度均有所提升;然而由兒童青少年開始到年輕成年人群當中,男性存在過重問題、女性則過分追求身材苗條而出現偏瘦的現象、澳門全年齡層人群的力量素質下降、幼兒及學生大部份身體素質下降、學生的視力不良檢出率居高不下等等問題更值得引起關注。
出席簡介會的嘉賓還包括衛生局副局長鄭成業、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學生廳廳長陳旭偉、社會工作局戒毒康復處處長區宏添、澳門理工大學健康科學及體育學院院長吳新凡及體育委員會委員。
如欲進一步瞭解監測報告內容,可瀏覽體育局網頁 www.sport.gov.mo 或掃描二維碼下載監測報告電子版(中文版) ,亦可關注“澳門大眾體育動向”Facebook專頁、“澳門體育”微信公眾號及“澳門特區體育局”微信訂閱號查看監測報告簡介。《2020年澳門特別行政區市民體質監測報告》葡文及英文版將於稍後上載至體育局網頁。
近期話題:
使用微信掃描上方 QR Code 關注最新公眾號!
升職加薪必殺技!
“年宵攤位青年創業比賽” 現正接受報名!
由經濟及科技發展局與青年創業智庫協會合辦的“年宵攤位青年創業比賽”由今(22)日起開始接受報名,報名期至12月5日。主辦單位期望藉著每年農曆新年前舉辦的年宵市場活動,鼓勵初嘗創業的青年人迸發創新思維,實踐創業理想。
是次活動的對象為18至44歲的澳門居民,參加者必須為2023年度塔石廣場年宵市場攤位的中標者或協助經營者。每個合資格參賽隊伍可以獲得2,000澳門元的參賽補助。比賽將以攤位的經營模式、銷售產品內容、創意程度、現場簡報及佈置風格等多方面評選出最佳年宵攤位金、銀、銅獎和優異獎,另設最佳原創產品奬及最佳多媒體宣傳奬,奬項合共總值74,000澳門元。
活動更設有“年宵攤位籌劃工作坊”和“線上營銷及直播實操工作坊”,邀請行業內的專業人士為參加者進行培訓,加強青年在營銷策略、資金、庫存、風險管理等方面的知識,以及線上營銷和直播技巧的應用策略。
報名方法:
活動的章程及報名表,可於青年創業智庫協會網站(www.yeamacao.org)下載,如有查詢,可致電6569 6911/ 6228 5688聯絡青年創業智庫協會。
近期話題:
[ 統計暨普查局 ] 2021年澳門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是以增加值的角度,反映各行業對整體經濟貢獻之比重;而增加值是反映一經濟活動(例如某一產業或行業)在生產過程中創造的新增價值,即有關經濟活動所生產的貨物和服務的價值,減去生產過程中消耗的貨品和服務的價值。產業分為第一產業(如漁業、農業、畜牧業等)、第二產業(如採礦業、工業、建築業等),以及第三產業(即服務業,例如批發零售業、飲食業、金融業、博彩業等等)。
2020年爆發的疫情對以旅遊業為主的澳門經濟造成打擊,2021年疫情仍然反覆,但與2020年相比有所改善,需求回升帶動整體行業增加值總額按年實質上升27.1%。
產業結構變化
2021年第二產業增加值總額實質上升5.2%,佔整體行業增加值總額的比重則下跌1.0個百分點至7.7%,其中建築業的比重下跌0.6個百分點至5.8%,水電及氣體生產供應業下跌0.3個百分點至1.1%,製造業比重與去年相若。
第三產業增加值總額實質上升29.1%,佔整體行業比重按年上升1.0個百分點至92.3%,其中非博彩服務業的比重較2020年下跌3.6個百分點至66.5%,而博彩及博彩中介業的比重按年上升4.6個百分點至25.8%。
初次收入分配情況
初次收入分配是指本地生產總值在政府(生產及入口稅)、僱主(營業盈餘)、僱員(僱員報酬)這三部份的分配情況。
2021年澳門生產及入口稅、營業盈餘及僱員報酬分別為423億澳門元、882億澳門元及1,163億澳門元,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7.2%、35.7%及47.1%。僱員報酬按年上升0.9%,升幅較生產及入口稅和營業盈餘的升幅小,故比重較2020年下跌11.1個百分點,營業盈餘和生產及入口稅的比重則分別增加8.9及2.2個百分點。
初次收入分配情況(百萬澳門元)
增加值總額變化
2021年第二產業的增加值總額按年實質上升5.2%。建築業由於承造工程收益增加,加上其升幅較中間消耗大,增加值總額實質上升2.5%;製造業方面,在食品及飲品製造業和水泥及混凝土製造業帶動下,增加值總額實質上升25.4%。
第三產業的增加值總額按年實質上升29.1%,主要由於博彩及博彩中介業增加值總額實質上升51.8%所帶動;除不動產及工商服務業外,其餘行業均有所恢復,升幅較大的有酒店業(343.5%)、批發及零售業(75.2%)以及金融業(52.9%)。
按生產法及以生產者價格計算的本地生產總值
近期話題:
[ 澳門基金會 ] 第七期“歷史文化大使培訓計劃”開始接受報名
為培養澳門居民,特別是年青一代深入認識澳門歷史文化,由澳門基金會與澳門歷史教育學會合辦的第七期“歷史文化大使培訓計劃”開始接受網上報名,報名日期由即日起至2022年11月30日。
培訓計劃設有學生組及公開組課程,將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期間進行,通過理論學習及考察實習,使參與課程的學員深入認識澳門歷史文化的內涵和價值。課程內容包括明清時期的澳門文化、近代澳門的社會文化及發展、澳門文物建築及世遺發展、多媒體資源創作等,並於最後一課安排學員進行實地考察實習及傳授導賞技巧,認識更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活動章程可於歷史文化工作委員會網站( https://www.fmac.org.mo/hc/ )下載,有興趣參與上述活動之人士可登入網上報名系統並填妥相關資料以進行網上報名,費用全免,名額有限,欲報從速。如欲查詢詳情,歡迎聯絡澳門基金會活動處吳先生(電話:8797 8565),電郵:davyng@fm.org.mo。
近期話題:
[ 統計暨普查局 ] 2021年飲食業調查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21年有營運的飲食業場所(包括飲食店舖及街市熟食檔)合共2,529間,按年增加17間;在職員工減少641人至32,186人。年內旅客數目較2020年有所回升,本地經濟活動亦有一定程度恢復,飲食業於2021年的收入按年增加10.9%至96.6億元(澳門元,下同),回復至2019年的近八成水平;支出按年上升9.0%至105.0億元,全年虧損同比收窄至8.5億元。反映行業對經濟貢獻的增加值總額為30.4億元,按年上升9.1%。此外,由於場所的裝修及翻新工程增加,令行業的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同比增加17.1%至2.6億元。
飲食店舖共2,452間,按年增加19間;在職員工則減少636人至32,038人。收入為96.3億元,同比上升10.8%;支出增加9.0%至104.9億元,其中購貨(35.5億元)及經營費用(30.5億元)分別錄得12.7%及10.9%的雙位數升幅,員工支出(38.8億元)亦增加4.3%。飲食店舖全年虧損共8.6億元,較2020年(-9.5億元)有所減少;增加值總額按年上升9.1%至30.2億元。
各類飲食店舖的盈虧方面,快餐店全年錄得1.5億元盈利,同比增加71.5%,而其他類別店舖則錄得不同程度虧損,其中中式酒樓飯店(-4.3億元)及西式餐廳(-1.5億元)的虧損按年收窄,茶餐廳及粥麵店(-1.8億元)和日韓餐廳(-7,093萬元)的虧損則輕微擴大。
2021年有營運的街市熟食檔按年減少2檔至77檔,在職員工減少5人至148人。全年收入及支出分別為3,023萬元及1,784萬元,同比增加13.4%及13.8%;盈利亦增加12.9%至1,239萬元。
飲食業調查的統計範圍包括在2021年領有營業准照並設有堂食的飲食店舖及街市熟食檔,但不包括由酒店及博企直接經營的餐飲場所,亦不包括街邊攤檔。
近期話題:
【圖文包】2023年度主要惠民措施 - 行政長官辦公室
[ 澳門基金會 ] 2023年 “五類資助計劃” 接受申請
吃得苦中苦,就能保飯碗?
在談及工作前途的問題上,有否被「老前輩」教育過這句經典老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當聽到這句話時,你又有何感想?
疫情已經持續三年,全球大小企業都不得不艱難經營,於是為了能保住企業,裁員成為了其中一個迫不得已的選擇,然而你「能吃苦」就可以不被裁走?
「吃苦」的含義
吃苦就是肯捱、肯搏。在計件生產、製造業逢勃發展的年代,你願意為老板加班加點,提早趕起批貨,就是肯捱、肯搏;又或樓面、跑腿、送貨一把抓的你,即使通宵達旦仍能笑面迎人,也是肯捱、肯搏;過去,老板們都會很開心能請到你這位「好員工」。
不合時宜地「吃苦」
然而時移世易,過去講求「勤勞至上」的「吃苦」歲月,隨著經濟起飛、企業轉型,早已一去不復返。在這個講求技能的年代,只有「靈活變通」、「主動進取」、「創意無限」才能得到老板青睞,不合時宜地 「吃苦」,例如主動加班等都只會讓老板以為你工作效率低,不能勝任工作要求。
成為被需要的人
別再傻傻的再以「能吃苦」作為你的賣點,你應該針對工種要求展示你的技能,例如做接待的,是公司門面,那就把自己打扮得亮麗起來吧!做銷售的,是要為公司招徠客人,那就把自己的口才秀出來吧!做市場分析的,是要為公司謀發展,那就把自己的眼光精準起來吧!只有成為被公司需要的人,你才能馳騁職場。
那麼,你現在還認為「吃苦」能保住份工嗎?
此文章由 jobscall.me 設計及撰寫。如欲轉載,請電郵至 service@jobscall.me 與我們聯繫查詢。非取得授權,不得任意轉載或公開傳輸。
近期話題:
使用微信掃描上方 QR Code 關注最新公眾號!